裁员、停产,“内外承压”的广汽该怎么办?
裁员、停产,“内外承压”的广汽该怎么办?
极派Daily(ID:jipaidaily111)原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 | 吕敬之
编 | 惠鹏权
7月接近尾声,广汽集团终于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在7月25日晚发布的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广汽集团位居第50名。不出意外的话,8月2日,在最新《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里,广汽集团依然会占据一个相对靠前的位置。
这也将是广汽集团连续第11个“世界500强”。
在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等业内专家看来,广汽集团的秘密武器是“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张翔表示,在燃油车时代,这些合资企业就是一头头“金牛”,而上榜的很多车企都是“坐着挣钱”。
事实上,从广汽集团发布的2022年业绩报告就可以窥知一二。其公布数据显示,汇总口径共实现营业总收入5146.05亿元,同比增长19.74%;累计销售了243.38万辆,同比增长13.5%,“两田”的销量占到71.77%。
然而,随着合资品牌遇冷,尤其是进入到2023年7月,广汽三菱和广汽丰田接连“爆雷”,让广汽集团成了汽车行业舆论的“暴风眼”。
7月12日,广汽三菱发出了全员信,宣布停产。
7月24日,广汽丰田被爆出“提前终止了1000名劳务派遣人员的合同”。而据《北京商报》报道,截至2022年底,广汽丰田员工总人数为1.9万人,其中社保参保人数为1.72万人,非缴纳社保的派遣人员超1800名。这意味着,本次裁员约1000人,已过广汽丰田劳务派遣人员的半数。
尽管广汽集团回应称,本次裁员是公司正常的阶段性调整,且没有涉及正式员工。但结合日系汽车品牌销量的持续下滑,甚至出局,而广汽传祺在2022年才首次实现盈利,广汽埃安仍在亏损,广汽集团的表现似乎有些“后劲不足”。
在极派Daily接触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电动汽车对燃油车的冲击力只会变大,所以,广汽集团如还想稳坐“世界500强”,其自主品牌的“双子星”得迎头赶上了。
裁员、停产
显然,广汽集团目前依仗的“两田”不复当年勇。
据公开资料显示,本田公司近期公布了其6月在中国的新车销量为11.3133万辆,同比减少了19.8%,而广汽丰田6月的销量为8.7万辆,同比下滑了13.5%。
广汽丰田率先做出了调整。
7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广汽丰田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鉴于近期的生产水平,公司方面进行了裁员,提前终止了约1000名劳务派遣员工的合同。
7月25日,广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是广汽丰田的正常阶段性调整,对象为部分劳务派遣员工,不涉及正式员工。广汽丰田根据市场形势变化,经慎重考虑,依照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停止部分派遣。
裁员消息刚传出来,就有被裁人员在社交平台上放出自己收到的赔偿金。
一位通过外包公司签进广汽丰田的网友在工作一年后赶上这次的裁员,她贴出了广汽丰田此次的赔偿金额,包括经济补偿、代通知金、感谢金、预发奖金,以及额外支付的7月22日-31日的工资,核算下来相当于N+4的补偿。据帖文内容,她已经在7月22日下午收到了近3万元的补偿金。她还写道,“遣散费一下子就发下来了,一点也不墨迹。”
图/广汽丰田补偿金构成 来源/小红书网友 极派Daily截图
极派Daily也联系了这位网友,不过除了确认自己在这次裁员行列之外,该网友对此次事件没有发表任何评价。
不过,“吃瓜”网友们倒是纷纷评论。小红书网友就留言道,“工作一年赔偿金拿3万元,很不错了。”微博网友们也表示,广汽丰田这次处理得十分“厚道”。
即使被评价“厚道”,也无法掩盖广汽集团最近颇多的坏消息。
前不久的7月12日,广汽集团下的另一个品牌,广汽三菱发布《致广汽三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信中表示,目前广汽三菱产品销售远未达预期,经营陷入困境。在行业变革的大环境下,公司经营层和股东方经过慎重讨论,公司于6月份正式进入临时停产阶段。与此同时,广汽三菱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员结构的优化,并尽最大努力依法依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从广汽集团公布的月销量数据上,也能看出广汽丰田和广汽三菱销量的疲软。今年1-6月份,两家月销量几乎都在同比下降,广汽丰田上半年累计同比降幅已经接近10%。
数据来源/广汽集团 极派Daily制图
事实上,广汽丰田在2022年还实现了100.5万辆的年销量,同比增长21.4%。然而今年上半年,随着燃油车的降价潮袭来,广汽丰田bZ4X也在年初官宣降价3万元。结果,上半年的销量仍没有收获降价后的上涨,反而在同比下跌。因此广汽丰田也在面临销量、毛利率双失守的情况。
对于这次的裁员,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就对极派Daily表示,“不需要对一次的人事调整过度反应和评价。高毛利一直以来是日系车的一个优势,随着今年上半年整体车市竞争加剧,日系车在降价的同时也会影响其毛利率,加上在不断电动化的汽车市场,日系车的布局稍显落后,因此这个时间点选择人事架构调整,也是自然策略。”
转型,跟不上节奏
日系车在电动化上发力较慢,这件事情似乎已经是业内共识。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1-5月新能源市场排名前十的厂商,被特斯拉、传统转型的车企以及新势力占据,日系车企榜上无名。
图片来源/乘联会 极派Daily截图
而作为一款纯电SUV,2022年10月上市的广汽丰田bz4x在过去几个月的表现也并不亮眼。根据汽车之家汽车销量数据,今年上半年,广汽丰田bz4x只有在6月份销量破千辆,其他几个月都只有百余辆的销量。
广汽丰田bz4x的尴尬处境或许和其选择的定价和车型有关系。售价19.98-28.78万元的广汽丰田bz4x是一辆5门5座的SUV,这正好让它卷入了20-30万元纯电SUV的行列。而在这个行列中,有两个强大的对手,特斯拉Model Y和比亚迪宋PLUS。
从基础的产品力来看,续航520KM的比亚迪宋PLUS售价为16.89万元,而19.98万元的广汽丰田bz4x续航则为400KM。
作为纯电车的“槽点”,续航虚标也是老生常谈。黑猫投诉上,广汽丰田bz4x就被消费者投诉虚标严重,标615KM的实际续航只有200KM,如果投诉属实,那么这款车虚标程度就已经达到了60%,这在整个纯电车行列中也是相当“炸裂”的。
图/关于广汽丰田bz4x虚标的投诉 来源/黑猫投诉 极派Daily截图
另一方面,在品牌形象上,燃油车时代日系车通常以“省油”和“保值”被消费者认可,但在电动化时代,这两点已经不是消费者的核心需求了。而转型较晚的日系车并没有先发抢占纯电车的新标签,比如新势力强调的社交属性、功能属性、智能属性,特斯拉强调的自动驾驶、比亚迪强调的混动、性价比等等,随着中国电动汽车的多样化,留给日系车的空隙也越来越小。最终导致日系品牌在电动化时代的被动。
当然,这次广汽丰田的裁员,背后不止反映了日系车转型的困境,也反映了合资车企对中国市场营销和管理存在的节奏问题。
张君毅就表示,以丰田为例,首先,作为一个全球品牌,其产品的推进和定位是要考虑到全球的市场进程的。而在丰田非常畅销的日本和美国,其电动汽车的渗透率还达不到中国市场这么高。德勤集团的调查报告就显示,美国有七成受访者仍然选择购买燃油车,德国有五成左右选择燃油车,日本则也有四成。因此丰田不会贸然因为一个市场就大力加速纯电的转型。
其次,合资品牌的策略决策权大多也在集团手中,“很多合资品牌对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没有及时的分析和对策,一边受制于决策链条过长导致的延迟反应,另一边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也有自己很难抛弃的‘傲慢’和‘固执’。不过这一次的裁员,也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至少他们已经开始调整和改变。”张君毅补充道。
广汽,怎么办?
和广汽丰田的裁员、广汽三菱的停产截然相反的是,广汽自主电动汽车品牌广汽埃安在销售端的强力表现。
今年6月,广汽埃安月销量达45013辆,同比增长86.7%,且连续4个月破4万辆。而在2022年,造车新势力还在为月销破万出捷报的时候,广汽埃安的月销量就已经开始破2万辆,甚至3万辆了。
除了广汽埃安,广汽旗下的其他自主品牌也在发力。根据广汽集团的年报统计,2022年广汽乘用车发布了传祺影酷、M8宗师版、影豹混动版等新车型及混动车型,其中,M8系列全年销量突破6.5万辆,连续39个月成为中国豪华MPV销量冠军 ;第二代传祺GS8销量超5.7万辆,持续保持中国品牌油电混动SUV销量冠军。
图/广汽自主品牌部分车型 来源/广汽集团财报 极派Daily截图
这些自主品牌除了在国内的电动化市场上发力,出海也是其战略的重要一环。
广汽集团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广汽国际,在全球范围内累计建成120个网点,销售及服务业务覆盖中东、美洲、非洲、东南亚、东欧的28个国家及地区。2022年,广汽自主品牌出口3.3万辆汽车。
如今,合资品牌运营不顺,自主品牌强力发展,这是否也意味着广汽也会对未来的发展重心做出调整呢?
一位资深从业者表示,“从合资到自主品牌,这是中国车企的趋势。”
该资深从业者认为,过去广汽集团以丰田和本田作为核心推动自己整个集团的营收,如今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已经有了口碑和销量,向自主品牌的战略重心转移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中国造车实力上升后的一个必然趋势。
张君毅则补充道,对于合资品牌,广汽集团也不存在全然“放弃”,更多是调整和有效改变。
事实上,丰田已经开始加速电动化的布局。今年6月8日,丰田举办了以 “改变汽车未来” 为主题的技术说明会,宣布成立了BEV Factory,计划在2026年发布 BEV Factory研发的纯电动车,2030年实现全球电动汽车销量350万辆。
当然,只有计划还远远不够,日系车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计划晚了不止一步,如今日系车原本比较擅长的混动方面已经有了比亚迪,而纯电车型的各个价格区间都有了畅销品牌,丰田能不能分食这份市场还很难说。
另一层面,发力自主品牌的广汽也同样受到挑战。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极派Daily整理制图
畅销的自主品牌广汽埃安仍以15-25万元的中端车型为主,而这个定价区间的车是业界公认的“最难盈利”。因为这个价位的消费者既和几万元汽车车主一样追求性价比,又会像20万元汽车车主一样追求性能。
这点可以从广汽集团毛利率的变化得到印证。
过去5年,广汽集团的营收在2019年短暂跌入低谷后,保持了三年的持续增长,且增速从5.78%增长到超过45%。但是,这期间广汽集团的毛利率却从2018年的19.54%降低至2022年的7.55%。
先抢占份额,再想着赚钱,这个逻辑看起来没毛病,但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扩大影响力,以及缩减运营费用,还得生产出足够智能化、高续航的电动汽车,这并不容易。
广汽集团未来几年的“世界500强”卫冕之路,仍充满挑战。
参考资料:
《销量下滑不断 ,广汽丰田裁员降本》,来源:北京商报。
*题图来源于广汽集团官网。
关键词: